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

綠島旅遊當地人訪問


◎訪問對象:綠島color 17民宿員工
◎訪問日期:2013817
◎採訪人:連翊婷
◎記錄方式:錄影

◎訪問內容:
Q:請問你為什麼會來綠島工作呢?
A:可以邊工作邊度假吧
Q:那在綠島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嗎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A:有,很多東西,如果要買東西都要從台灣叫進來,在這裡買東西很不划算,因為太貴了,像這裡運費可能就要35塊起跳,所以在這裡買東西可能比較不划算。
Q:那在這邊好像大家都比較樂觀的感覺?
A:對,因為在這裡也沒有什麼要跟人家爭的東西,這裡就是我們當作度假,不用跟人家大驚小怪什麼的,對阿。
Q:因為這邊大多是樹阿,那房子跟土地是如何取得的,取得容易嗎?
A:要看每個人耶,因為有些人可能就想在那個地方,有人就想在這個地方,這裡的地,我覺得應該算是全台灣最便宜的。
Q:可能就是因為離島所以比較少人會過來的原因?
A:對阿,可是不一定拉,因為近一年來要開展成觀光勝地,所以這裡可能近一年會變得比較繁榮。
Q:那最近的觀光人潮狀況如何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A:最近像一些香港客阿、大陸客阿,就幾乎都是外國觀光客比較多,對,因為現在好像變外國觀光地了,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,而近年來是接香港跟大陸比較多。
Q:台灣的遊客比較少嗎?
A:其實差不多耶,競爭力差不多啦,只是說大陸客還是比台灣客豪華太多了,他們來可能就是包住、包辦、包喝、包玩,不會向台灣客可能還會在那邊說太貴了之類的。
Q:那你是從什麼地方來這裡工作的呢?
A:台南阿
Q:那你來工作多久了?
A:我來工作兩個月而已
Q:那工作兩個月又什麼感想嗎?
A:我覺得這裡好玩是好玩,只是重點是不方便,像要買什麼一定都要用叫貨的,然後都要等好幾天。
Q:你在這裡有碰到什麼難纏的客人嗎?
A:有,我碰到那種很喜歡跟我討價還價的客人,一個80塊也不肯給我的客人,沒辦法,因為這裡客人實在太多了拉,我每天要面對的客人是數百個,對阿,我也沒辦法知道說我下一個客人是誰。
Q:那你進退應對都是自己慢慢磨出來的?
A:
對阿,因為我一定要以樂觀的心去對待他們,我不能太兇,不然他們會覺得我們服務態度不好。
Q:那你遇到你真的沒有辦法應付的客人,你會怎麼做?
A:還是要面對阿,讓他盧阿。
Q:那事情結束後你會再回去問別人嗎?
A:會阿,我會問別人說,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,我應該怎麼去面對他,要怎麼回答他所給我的問題,會比較好,不會讓我尷尬也不會讓他尷尬,服務業就是要用你的專業去對待他。
Q:好,那今天的訪問大概就是這樣了,謝謝你喔。

A:好,不會,謝謝。

讀書心得2:《陰翳禮讚》

  從這本書中,我看到了傳統日式建築在進步的現代中,與現代化建築的尷尬矛盾之處,木製的建築與現代磁磚該如何達到美學及兩者之間的平衡,是個很有趣的問題。作者有著深厚的古典底子,描寫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更精闢詳細,風吹鳥鳴,四周綠蔭深幽,還可沐浴大自然的芬多精,一切都是那麼雅致清幽,從文字當中就可感受到那股愜意,與世無爭的悠閒與快樂。
   我喜歡書中提到的一段話,「小說,是作者的獨腳戲,不管喜不喜歡,你只能端坐台下,或悻悻離去;閱讀隨筆,則好像你公園閒步,突然一個陌生人過來搭訕,對方話多,但因為說得極有意思,你偶也附和幾句,不覺邊走邊聊了起來。隨筆的趣味,或就在於書寫者和閱讀者之間一種內在、私密(因為超越時空以至於也有些神祕)的互動與對話。」,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,能夠有如跟當時作者的心境、想表達的語言做互動產生共鳴,是個很美好且奇妙的經驗!


讀書心得1:《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》

書中訪問二十一位平面設計大師,使我們了解設計大師的思考邏輯有什麼不同之處,也有他們的獨特見解與想法,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出與其他人與眾不同的作品,因為他們和別人不一樣。要做出獨一無二的設計,必須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模式。
  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馬西莫的名言「做出來的東西走樣就是走樣,沒什麼藉口好說的。」設計師對自己的設計需要有一定的堅持,不能一味的依照客戶的要求走,東拼西改,最後的作品可能會變得奇怪突兀,成品不好就是不好,大家看的都是最後的成果。而設計團隊之間的合作也十分重要,記得有設計老師曾說過設計隊伍中大家的意見越不一致越好,因為這樣可以互相衝擊、討論,將完全不一樣的想法經過討論、篩選……等,最後得出一個最好的答案與辦法,這樣的設計會更有看頭。
  看完這麼多大師的經驗談以及從小時候到夢想實現的歷程,我覺得十分有意思,因為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心路歷程與故事,可能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,就影響了未來的發展,使得人生產生了重要的改變,是很有趣的事。所以我覺得人生真的要無限的可能,要多接觸不同的事物,多方面嘗試,不僅增長了自己的眼界,人生也可能因此產生重大的改變。



展覽心得4:晨風畫會 第十次會員聯展

  因為自己喜歡色彩鮮艷的東西,所以此類作品比較容易吸引我的目光,也因為色彩飽和度高,所以看起來不會覺得空虛的感覺,而是很踏實的。

  這次畫展多為油畫作品,我最喜歡的是彭桂枝小姐的作品,他用色、配色都很協調好看,色彩飽和度高,鮮豔奪目。畫中幾何圖形及一般生活所見用品交疊而成幅畫,而畫家的安排,使得整幅畫看起來不會雜亂不堪,而是井然有序,畫面搭配非常協調,雖說在素材當中也有骷顱頭、枷鎖等較黑暗負面的要素,但因為整幅畫的色彩搭配,不會讓觀畫者有真的很沉重抑鬱的情緒,反而是將兩者綜合,達成一個平衡,我很喜歡此畫家的作品,百看不膩的畫作。



展覽心得3:十墨書畫學會畫展 看展心得

  今天展覽的作品,都是水墨畫,也就是傳統的國畫,小時候常看媽媽畫國畫,知道畫國畫是有特殊技巧與方法來展現的,也知道畫畫的過程中要很有耐心,一筆一畫都很重要,尤其是畫到細節的地方更要花心思,一個小地方畫錯,可能就需要拋棄整幅畫,另外再重新畫一幅新的畫,就跟寫書法一樣修身養性,此展覽中作者兩幅畫還會再搭配一幅書法字,兩者搭配下,更相得益彰。
  
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幅畫是彌勒佛袒胸露肚的畫像,配上「放下布袋何等自在」的題字,我覺得十分可愛活潑,也令人看了心情愉悅,彌勒佛笑臉常開的面容,總是帶給人快樂幸福的感覺。小橋流水的水墨畫,也很有古代清幽之感和古代美,也真的很佩服畫家在畫作的細節之處,處理得十分精緻,很用心地在完成一件作品。

  很久沒有認真欣賞國畫,今天來看這場展覽,藝文氣息薰陶身心,遠離塵囂,靜靜地欣賞畫作的感覺很棒!

展覽心得2:洪國為「存在於記憶綿延創作個展」


  一進門先看了作者介紹,原來是同所高中的學長,令人備感親切。印象較深刻的部分,是較黑暗沉重的畫作,也有很多幅畫中,有著骷顱頭、枷鎖等素材,強烈的線條感以及明暗變化都吸引著我的目光,發自內心覺得能有這樣的畫工真的好厲害!其作品中常帶入一些「存在」和「生命」的題材,在虛實間可以感受到生命力的存在,生存與滅絕的意象,沉重的面目與扭曲的形體,發人省思。

 其中有幾幅畫感覺是在畫自己心儀女生的畫像,線條柔和,畫中的女生也很柔美,眼睛畫得很傳神,可以感覺到她在畫作的同時,有著怦然心動的情感。

  欣賞每幅畫的同時,也有注意一旁的小牌子,其中對於「水墨設色」這個專詞很好奇,就上網查資料,原來水墨設色的意思是一般的傳統國畫很多只用水墨,而加了顏色的就叫「設色」,加了色彩的水墨畫,更生動好看。洪國為是很年輕的畫家,因為是年輕人的思維,所以看畫展的時候,也特別有共鳴跟想法,是個很不錯的畫家跟展覽。

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

展覽心得1:突破逆境‧彩繪人生 口足畫藝聯展

   此展覽中,有十多位口足畫家參展,一一閱讀畫家的介紹後,有人因先天畸形、生病、更有許多畫家都是後天意外事故導致殘障,一開始的他們都無法接受這晴天霹靂的事實,受傷痊癒後的起初,有人怨天尤人,有人選擇天天待在家看電視、睡覺,以消極的態度面對他們往後的人生。
  但後來他們發現不能再這樣荒廢自己,決定未來的人生也要活得很有價值,「只要活著就有希望!」,他們忍受嘴唇破皮流血、流口水、以及腳趾腫起來的痛苦,慢慢地用他們的口或足畫出一幅完整有生命的畫,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。
  仔細欣賞他們的畫作時,突然想起自己已經很久沒有畫水彩畫了,畫上富有層次的色彩,令我想起以前不管是畫雲畫樹,還是任何東西,都只會用單一的顏色去呈現,直到一次老師的啟蒙,才讓我知道原來樹的綠可以有很多不同深淺的綠組成,大海的藍也可以有豐富層次的藍,突然跳回那樣的記憶,讓我覺得很奇妙。

  此次展覽的作品,多為山水以及田間景象,使人感覺畫作充滿希望以及平和的心境,其中我最喜歡一幅有好幾隻以錦鯉魚排列形成同心圓狀,與漣漪相襯的畫作,我覺得用色鮮豔奪目,魚群與漣漪共同形成同心圓的畫面很棒,十分吸引我駐足欣賞。觀賞完展覽後的感覺是,想再重溫拿水彩筆畫畫的感覺,也想到他們用嘴巴和腳完成一幅畫,真的很不簡單,要花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以及努力去完成這件事,由衷的欽佩這些口足畫家。